制造颜真卿:评倪雅梅《中正之笔》
王小酱 Lv3

据中译本序和校后记介绍,这是美国的倪雅梅教授上世纪末的博士论文作品。该书是英语世界中围绕颜真卿的第一本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学术研究著作,也是开辟了书法史乃至艺术史研究范式的重要著作。

该书的中译本在2018年发行,这也是中国对国外学术研究成果引进的一个常见现象:即该著作在国外已经流行二三十年后国内方才引进,国内学术界乃至爱好者产生广泛讨论,与外面世界相隔已过二、三十年。这种时差感,每每让笔者抚书喟叹。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政治改革派在与以吕夷简为代表的守旧派斗争时,以及欧阳修等人的后续代表如苏轼、黄庭坚等人,不断地“制造”了人品和审美俱绝的书法家颜真卿,一方面使得颜真卿书法具备了与宫庭关系密切的王氏书法分庭抗礼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也让欧阳修等人占据了自许忠贞(贬低对方为邪匿)的道德高地。倪雅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艺术史,发表过关于佛教和书法的学术论文多篇。对于中国艺术的理论自然十分熟悉,她利用相关文献,着力将中国古代书法家关于书法与心性的相关说法(诸如扬雄的“书法,心画也”;柳公权的“心正笔正”等说法)进一步提炼为书法性格学,并以此为视角进入宋代学者们对颜真卿书法的鉴赏、临摹等相关活动,并得出了其最终结论。这种研究路径和研究结论,对于国内外学术研究自然别有新意。

笔者认为,该书除观点新颖之外,其文献收集也颇认真,但她对文献,特别是艺术作品的解读和推断则显得有所轻率。而这种轻率,使其结论更显得有雾里看花议花的不直切感,这也是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时通常可见的问题。

例:(第74页)她讲述王羲之的书法笔画时粗时细,主要采用了侧锋的提按动作,然而练过书法的人一定知道书法除了提按动作、还有转笔动作。在毛笔快速行笔之时,复杂的线条更多是通过转笔实现的。

再例:(98页)”和《争座位帖》的关系,使得苏轼更长久地活跃在官场上“,这种论断既没有前提,也没有论证。

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非常好看。倪雅梅对颜真卿的传记式叙述是全面且生动的:在论及早年写《多宝塔》时与佛教的关系,中晚年写《麻姑仙坛记》与道教的关系,《祭侄文稿》与《颜氏家庙》与儒家的关系时如讲故事一般有趣。每个阶段中,又穿插着宋人的相关活动,两种时空交错,隔空对话的讲故事方式,给读者一种观看美剧时酣畅淋漓的感觉。

从购买此书回家,到阅读完毕没有超过24小时,可见这本书足够好读。

imag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