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漫思
王小酱 Lv3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读诗当知人知事,最好还能身处其境。2023年7月,返汕途中有意在长沙停留数日,登麓山,访书院,逛省博,看橘子洲,为得就是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

查阅资料,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所作,这时正当国民大革命。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之际,途经长沙时所写。这一年毛泽东32岁;4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1年前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几个月前孙中山先生逝世。“革合尚未成功,同志仍需要努力”的革命遗训,言犹在耳。

自古文人登山临水,山水是思接千载,月照古今人的山水。湘江碧波无声,向北流去,岳麓山屹立千年,红叶遍地,这是眼中的景。雄鹰飞翔于苍穹,鱼儿游憩于江底,万物生生不息,这是心中的景。江水悠悠而去,山岳百代长青,万物生生不息,人如过眼烟云。谁是万物的主宰?哲人往往执著于探寻宇宙的终极答案。

从长沙地图上看,橘子洲不过是江中的一块湿地而已,即古人所谓的“汀”。但当你走上橘子洲循江绕行,便知此为“岛”而非“汀”。站在橘子洲头面北而立,左手边是长沙城,贾谊曾生活的地方,也是近代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声名日隆的地方;右手边是巍巍岳麓山及千年书院之岳麓书院,“为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金字招牌,想必青年毛泽东也是极为自豪的。

孔子曰:三十而立。毛泽东早在30岁前,已经找到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然而国家之前途,民族之命运,革命之成败,可谓“月迷津渡,雾失楼台”。毛泽东与同窗好友旧地重游,感慨少年曾经屠龙!然而,有些少年变成了恶龙,旧恶势力依然强大。不过,那个曾经在湘江中游泳,快过飞舟的健儿毛泽东,依旧豪情万丈,不输当年。

读过万卷书,行万里路便不只是行路。行过万里路,读万卷书便不仅仅是读书。这是此次短驻长沙的感悟。

imag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