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Likey to Succeed》观影记录
王小酱 Lv3
image

《极有可能成功》是一部关于HTH学校和PBL的叙事性纪录片。 在我看来,它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为什么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是在工业革命时代形成的,是为社会培养大量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而设计的,其特点就是充斥大量记忆性知识,标准性测测试侧重要考学生的记忆,这违背人的创新、反权威主义的天性。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知识触手可及,人在知识记忆方面无法与机器竞争,因此人更需要发挥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增加解决复杂事情的能力,实现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高人的合作、沟通、反思能力。

image

二、什么是PBL。首先,什么是项目?项目,其实就是人们在一生中做的很多事,比如写一本书,做一个展览,甚至是完成一次旅行。项目,需要观察、记录、探究、展览、检查和反思的介入。其次,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负责设计活动蓝图,跟踪学生的行动,适时给予反馈,很多活动以苏格拉底研讨班的形式展开。再次,学生以小组进行项目活动,各自发挥特长,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沟通、领导能力得以形成,学生最终要通过作品的形式接受检验。最后,PBL的利弊。利在于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软技能包括合作沟能力、自信心、反思等能力的提升;弊在于无法覆盖所有知识、活动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得正向反馈、项目可能存在过难或过易。个人理解,PBL是在美国人经验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应用。篇中开头引用杜威的名言“If we teach today as we taught yesterday we rob our children of tomorrow”,就是PBL的功利主义。

三、PBL的困境与前景。纪录片呈现了美国家长们的疑虑和担忧,尽管部分家长通过自己孩子的成长,认同了PBL的教学模式,但是否大部分家长的疑虑都获得消除?片中仅以两个小孩为例,突出展示了PBL对部分孩子的功效(这两个孩子,看起来就是内向但偏上进的)。纪录片,同样呈现了很多学生在考高分和培养实际技能方面选择了前者。尽管HTH在PBL实践上获得了成功,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就比传统模式更高效、更经济?

PBL看起来是诱人的,但谁可以做这种教学尝试?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如何争取外界的理解与支持,这是纪录片以外的教育者需要探索的。

imag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