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卡片笔记的札记
王小酱 Lv3

写卡片,是老一辈学者们做学问常用的方法。大学时经常听老师们讲起老一辈学者是如何做成箱卡片的。很遗憾,老师们以为做卡片是不言自明的,可惜并不是,因此实在不知道学者们是如何做卡片的。这两年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自己尝试着用obsidian实践。越实践,越觉得非常好用。这也勾起了我探索老一辈学者们到底是如何写卡片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终于找到关于卡片笔记的一些记录。既有国内知名学者的,也有国外学者的,摘录出来与读者共享。

钱钟书《围城》中关于卡片的用法

到第五天,李梅亭的铁箱还没影踪,急得他直嚷直跳,打了两次长途电话,总算来了。李梅亭忙打开看里面东西有没有损失,大家替他高兴,也凑着看。箱子内部像口橱,一只只都是小抽屉,拉开抽屉,里面是排得整齐的白卡片,像图书馆的目录。他们失声奇怪,梅亭面有得色道:“这是我的随身法宝。只要有它,中国书全烧完了,我还能照样在中国文学系开课程。”这些卡片照四角号码排列,分姓名题目两种。鸿渐好奇,拉开一只抽屉,把卡片一拨,只见那张片子天头上红墨水横写着“杜甫”两字,下面紫墨水写的标题,标题以后,蓝墨水细字的正文。鸿渐觉得梅亭的白眼睛在黑眼镜里注视着自己的表情,便说:“精细极了!了不得——”自知语气欠强,哄不过李梅亭,忙加一句:“顾先生,辛楣,你们要不要来瞧瞧?真正是科学方法!”顾尔谦说:“我是要广广眼界,学是学不来的了!”不怕嘴酸舌干地连声赞叹:“李先生,你的钢笔书法也雄健得很,并且一手能写好几体字,变化百出,佩服佩服!”李先生笑道:“我字写得很糟,这些片子都是我指导的学生写的,有十几个人的手笔在里面。”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必出高徒!名师必出高徒!”

国内学者的卡片大观

  •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者韩茂莉先生的文摘卡片

image

  • 知名考古学者李岩的文摘卡片

image

image

  • 著名历史学者辽宁大学教授李季若50年代手写读书卡片一批

image

  • 著名作家学者刘士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资料卡片一组100张

image

  • 姚雪垠卡片,出自姚雪垠读史创作卡片全集

image

image

  • 王利器先生关于卡片笔记的论述

image

图文:瞿世镜委员资料卡片_新闻中心_新浪网 (sina.com.cn)

外国学者的卡片写作

巴拉拉·W·塔奇曼,一位美国女历史学家,著有《八月炮火》也是使用索引卡片写作。可以随时带在身上,提醒自己。见zotero《历史的技艺》《寻找历史》[^1]。

博纳科夫,也是一个卡片写作者。他在写作生涯后期,特别是在写洛丽塔时,主要就是运用了卡片写作。先在头脑里有了故事线,然后不拘于故事顺序,哪个部分突然有了灵感就用卡片写下来。积腋成裘,最终只要将卡片串起来,然后反复修改即可。[^2]

如何做读书笔记

《历史写作简明指南》(第四章)提供了一套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写读书笔记,不能简单地罗列书中的知识点,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进行概括;要不断扩充相关主题笔记的文献;写读书笔记时,应仔细标注笔记内容,如对材料的概括,应用*来标记,markdown语法为\*;直接引用材料原文,则应该用双引号标注;如属于自己的想法,则要用箭头来标示,markdown语法为$\rightarrow$。此外,做笔记时应有以下几个部分:1、文献出处;2、关键词;3、具体的读书笔记。[^3]

image

image


[^1]: [美]巴巴拉·W·塔奇曼. 历史的技艺. 翻译 张孝铎. 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6.
[^2]: 〔美〕萨拉•斯托多拉 著. 写作中的大作家. 翻译 叶安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3]: [美]理查德·马里厄斯和[美]梅尔文·E.佩吉. 历史写作简明指南. 翻译 党程程. 简明写作指南系列.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评论